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注重加强就业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引导学校调整办学或培养方向■■★,新开或增设与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专业★■■。比如■★■◆,上高县作为全省26个化工园区之一,结合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摸底,急需化工专业人员80余名◆★■。可开设化工专业班★◆◆、电子信息班、江西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干部储备班等。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在校生或毕业生到上高企业实习或就业,提高毕业生对家乡和家庭的贡献,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经常性举办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讲座,提供线上和线下的职业咨询服务★★◆■◆★,发布就业指导手册和职业发展指南,制作和分享职业发展案例和成功故事,激发公众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兴趣,在各级学校中推广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职业的变化和多样性。
发挥企业招用工主体责任★★◆,切实增进员工福祉。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通过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住房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投资8000万元★■,打造了宜春市首家独立人才小区——上高县人才小区,2023年10月完成全部装修工作,为上高县招贤纳士、引才留才提供优良的保障服务。同时,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先后出台了■■★■“3233人才工程★■★★”等一系列人才新政,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依托“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做好产业人才对接■◆,比如5月30号,由县委书记金彪带队25家重点企业前往南昌大学开展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对接会,共接收简历近200份,达成就业意向60多名★■◆◆◆,特别是一名博士后同上高县双新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就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研发项目进行洽谈★■★■◆,并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外还与南昌大学在人才合作、就业实习、青苗学子驿站等达成了多项合作★◆★★,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改善员工福祉和加强员工关怀,全县每天投放安排有300多辆公交车,负责接送县内及周边市县员工上、下班,让员工能够“早见公婆,晚见儿女”,最远可达新余市分宜县操场乡、高安市华林山镇。
加强劳务协作,发挥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构建“政府+协会+劳务经纪人+劳动者”四位一体用工服务模式,发动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走出去、引进来■■★◆”劳务协作战略的实施。做强做精劳务协作产业◆★◆■★■。继续下大力气发挥组建的四个招工小分队和臻泰人力公司招工的主力军和尖兵作用,依托在周边宜丰、高安、万载■★★◆、新余等市县建立的招工联系点和省外“陕甘青◆◆■★”“云贵川”已建或新建的劳务输入基地,常态化开展委托招工■■、专业招工。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县内外人资机构、招工经纪人、职业院校主动对接该县高新园区主导产业或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已有省外劳务派遣公司甘肃汇众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枫林劳务有限公司与该县高新园区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上高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作用,创业孵化基地面积5000㎡,自成立以来园区累计孵化企业实体超过260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4000人■◆◆★,2023年,上高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再次被江西省人社厅评为江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5+2★★■★”就业之家龙头牵引,部门协同保用工◆★。围绕上高产业发展,健全完善招工用工激励政策。根据上高县◆■■★★★“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特点,持续发挥政府示范引导招工作用◆◆★★,因地(时■◆★■■、因)而宜,进一步创新研究出台有关招工用工、稳岗扩岗的新政策★■◆、新举措。全面促进产教融合★★◆★★◆,努力为企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教体局、人社局主动担当作为,利用上高县现有的两所职校和明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职教园区,在招生、就业方面统筹制定相关政策★★。发挥“5+2就业之家■■■★”作用◆◆■,精准、高效促进供需匹配■★★。建强用好县级■■■★、街道(乡镇)、社区(村)、高新园区“5+2就业之家”,对本地劳动力进行摸排★■◆◆◆■,详细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去向、返乡意愿以及就业意向,对于就业意向与本地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开展“131◆◆”精准就业帮扶。做好企业用工需求摸排,了解企业缺工岗位信息,及时利用全县建立起的142个就业之家平台网点发布岗位信息◆◆◆■◆★,努力实现★★■■“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的目标,今年以来,累计为园区重点企业组织招聘新员工6507人。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始终聚焦以服务高新园区为主战场,围绕缓解“招工难”“就业难”“岗位找人、人找岗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等问题,通过建强用好“5+2”就业之家平台★■■,特别是持续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作用■◆■◆,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和增进员工福祉★◆◆■◆★,积极探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加强劳务协作,有力满足和保障了该县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阶段性用工需求■■◆。